安排好晋阳的一切事物后,赵鞅带上孩子们和姑布子卿等重要家臣,前往龙山的董安于墓,祭奠董安于。
转眼一年过去了,董安于坟头的草已经长得老高了,在凄厉的北风吹拂下,左右摇摆。
赵鞅上前亲自将坟墓杂草铲除干净,添上新土;供上牺牲、美酒等祭品,燃香奠酒。
“董公啊,鞅今日带着孩子们来看你了,让你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待在这清苦的地方,鞅于心不安呀。想你我二人虽为君臣,实为亲人,每次在我们赵氏危难之际,总是公来解围,今日公去后,谁人可为赵氏解难。”说着说着,赵鞅的泪水就下来了。
此时的赵鞅想到了当年自己刚刚继位卿位的时候只有二十岁,那时候,经常向董安于讨教政事,一问就就是一个晚上。那时的董安于四十多岁,从来不觉着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给赵鞅讲解如何为官为臣之道。
他又想到了为了赵氏有一个稳定基地,董安于不顾年迈之躯起早贪黑修筑晋阳城;他想到了在二卿围困晋阳,赵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口时,董安于奔波于诸卿之间,最后促成了韩魏智出兵帮助赵氏解围;他还想到了董安于为了赵氏最后拔剑自刎时的坚定和他临死前那目光。
想着想着,赵鞅哭出了声,当一个男人哭出声的时候,要么是委屈到了极点,要么就是愤怒到了极点,显然赵鞅属于后者。
见赵鞅伤心欲绝,众人也不自觉落下泪来。
最后赵鞅说道:“董公呀!鞅今日在公墓前起誓,不杀范氏、中行氏为君报仇,鞅誓不为人。”
说罢,赵鞅起身,对着董安于的墓再拜。
下山的路上,赵鞅对孩子们说道:“你们一定要记住董公为赵氏所做的贡献,更要记着常来看看他。”
“诺---”
回到府里,赵鞅看见韩夫人正在陪孙子赵周(赵伯鲁的儿子)在玩耍,赵鞅紧走几步上前将孩子抱在怀里,转身对赵无恤他们说道:“你们去干自己的事去吧,我和你母亲说说话。”
赵鞅的夫人是韩不信的妹妹,平日里两家走的本来就近,加之双方又互为亲家,关系更是不一般了。
孩子们走后,韩夫人问道:“什么事如此神秘?”
赵鞅笑了笑道:“你不觉着无恤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
一听到赵鞅提起赵无恤,韩夫人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是不小了,该结婚了,不知老爷您看上哪家姑娘了?”
见夫人不高兴,赵鞅继续笑道:“我哪里有什么目标啊!要是有了目标,还用跟你说吗?我看这事还得你给无恤操心,看看哪家姑娘合适就过去说一声。”
一提到赵无恤,韩夫人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正是由于这个庶出孩子的优秀,衬托的自己的两个孩子更加无能。而且现在韩夫人后还有一种不祥的感觉,那就是自己的长子赵伯鲁的太子之位都有可能不保。
现在赵鞅竟然提出要自己给赵无恤操心婚事,言下之意很是明确。
要自己来操心赵无恤的婚事,这分明是要自己在世卿贵族府上给赵无恤这个庶出的孩子找夫人吗?
于是夫人一百个不愿意的推辞道:“这个我可不敢操心,你想无恤乃是翟氏的孩子,应该由他母亲操持才是,我要是考虑的不和无恤的意,将来无恤还不怪我?”
见夫人推辞,赵鞅的脸上有些挂不住,“翟氏地位低贱,她哪有什么好的人家可选择?”
夫人一听,更加不高兴了,“难不成还要在世卿贵族中给无恤找姑娘?他可是庶出,人家世卿贵族家的小姐是不会看上他的。”
一听到夫人又拿无恤的出身说话,赵鞅这下不高兴了,“只要是我赵鞅的孩子,哪管他是嫡出还是庶出,看上他哪家姑娘,那是他们的荣耀。这件事你就去办,人家不同意了再说。”
为了一个庶出的赵无恤,赵鞅竟然说出如此重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