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后。
钱桓一行抵达汴京,预想中的刀光剑影没有出现,他刚到就被咸平帝召见。
接下来的数日,君臣二人多次私会。
他们交谈的内容无从得知,就连刘娥这个枕边人都打探不到半点,更别说外朝的臣子们了。
钱桓来得快,去的也快。
不过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来时还没有正式的爵位,离开时获封“吴国公”,不过能否世袭尚未定下。
这在大宋立国以来,是军中将领除了四大国公之外,第五位获封国公。
考虑到钱家早年是一国之君,从礼制上没有太大的违和,是以朝堂诸臣即便知道天子与吴国公达成了某种交易,却也无法反驳这国公的赐封。
至于武将一方,他们自然乐得己方再添一个助力。
更何况,当年钱虎抵达汴京,与四大国公家族的子弟相互拜谒过,有这一份香火情在,他们与钱家在朝廷天然是同盟。大风小说
与此同时,大宋武院方面向钱桓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协助武院完善水师的科目。
按照李常笑临走时吩咐的话术,负责招揽的官员重申了武院书库的魅力,里面保存着当年东吴的造船图册和海军战术。
当年李常笑赐下的一本《船经》,经过东吴三百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若非吴国水师内部的叛乱动摇国朝社稷,指不定江山未必会易主!
钱桓自然是心动不已,一步步走进李常笑埋好的坑里。
……
苏州,吴县。
范府。
范家主人范庸是当年吴越国主钱留的旧部,在钱留投奔宋廷之后,在水师中担任了十来年军职,到幼子范希文出世的时候,正好功成身退。
他通过钱家的人脉从朝廷得到吴县令的位置,并在此立下范氏的家业。
范庸如今已年过六旬,身子骨不甚硬朗,前些日子更是染上重病,无法再履行官职。
现在吴县的衙门交由主簿暂理,范庸在家全心养病,不过情况不太乐观。
当地的医者下达了病危的告知,这让原本在睢阳书舍求学的幼子范希文闻讯赶回。
范庸的其余诸子,除了为官的实在走不开,其余诸子皆是连夜赶回。
李常笑打着朝廷的名义,来给范家送温暖。
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范家的家世确实显赫,祖上不仅出过“江夏八子”,而且还有唐时的宰相。
虽然范庸这一支血脉南迁,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对这世道而言,就是一种见证。
李常笑领着诸位学生守在外头。
种平和柳三变一左一右,像是门神一样立在他身旁。
吴基则进入屋中,负责给范庸治病。
李常笑对他的医术很有信心,毕竟这是可以在后世封神的存在,如果连他都奈何不得,那就真的是回天乏术,大罗无医了。
……
范希文站得离他们不远,身旁是母亲谢氏。
谢氏是范庸的一房妾室,虽说如今范庸的正房已去世多年,但谢氏一直没有被抬正,这让母子二人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
方希文的上面还有数位兄长,彼此的关系不冷不热,甚至由于范希文颇得其父欢心的缘故,反而有些不和。
他父亲的人脉主要被兄长们继承,其中不乏当职为官者。
一旦范庸身死,指不定谢氏与范希文就要被分出去了,至少在谢氏来看,这会让范希文天然少了一分助力,心里自然希望范庸可以活下来。
范希文亦是满脸希冀,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份父爱来得尤为珍贵,享受了这么多年,不想要失去。
这时,擅长言辞的柳三变凑上前。
他经过武院三年的操练,嘴上的功夫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有朝着“炉火纯青”的方向发展。
不止如此,由于常年与老将和老卒接触,柳三变甚至还沾染了几分“痞气”,说的郑重一些,应该是社交牛逼症。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甚至碰上一条狗都能聊上两句。
自然而然,与范希文搭上话就不算什么。
“范小公子,里面的吴堂长,他是我们军医科的医术第一人,甚至还替先帝治过病。令尊这等情况,吴堂长出手定是手到擒来!”
听了这话,范希文仿佛是找到了主心骨。
他一把搭住柳三变的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