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声呵斥道:“那些人罪该万死!”
詹同道:“法不容情,可即便是法,也要等刑部大理寺问责之后定罪,那一千多人,难道就没有一个罪不至死之人?朱青此举,和滥杀无辜有何差别?”
“此风若长,那以后官员办案岂不是都以此为风向?不闻不问,杀了便是。”
“朱青没有必须杀人的理由!他完全就是嗜杀成性,如此恶徒,毫无人道!若是让百姓知晓,我朝廷官员还有何脸面站在百姓面前?”
…
官员们七嘴八舌,朝廷哗然不已。
武勋们一个个低着头,心里也嘀咕着什么时候开口帮个腔。
李善长抚须,眉宇间满是忧心之色。
…
眼见着朱元璋不为所动,陶凯再次沉声道:“朱青一人为人屠,老臣以为只是他一人之过,可朱青此行还携太子一同前往赈灾,若是让太子沾上了这弑杀的名声……”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震动。
坚定的太子党武勋们一个个睁大眼睛,发出怒斥:“老倌,你住口!”
“太子仁厚,岂可有凶名在身?”
“你活腻歪了?啥事都往太子殿下身上扯。”
陶凯盯着武勋们一个个愤怒的脸,淡然道:“老朽说的只是事实!朱青在外便是臣子,而太子是君,朱青越过君去行此无德之事,百姓们自然会联想到太子身上。”
陶凯的话让老朱脸色也变得有几分凝重。
不错,朱青犯再多的错,老朱都能够保他的安全,至少当个富家翁没什么问题,若是他们执意要动朱青,大不了曝光朱青的身份,朱元璋不相信有人敢让一个皇子去死。
太子是不能有坏名声在身上的。
尤其是他朱元璋的太子。
见皇帝的脸色开始变化,詹同意识到陶凯的话让皇帝动了心,连忙加码道:“老臣虽年迈,却是看着太子长大,太子宽仁厚德,将来必然是我大明朝的圣明之君,有如此储君,是我大明臣子的福分。”
“老臣听到朱青杀戮一千二百余人之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如何让太子殿下从此事之中抽身而出。”
“臣相信此事绝不是太子主张,极有可能是朱青一人所为,还请陛下召回朱青,将此弑杀之人罢官下狱!以安我大明民心!”
…
众人沉默。
似乎没有人反对詹同的话。
朱元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难办。
朱青临出京的时候跟他说过官试的事,他知道朱青会在北地杀人,并且绝对不会手软,可没想到他是一去那就杀干净了。
“你们也这么认为?”朱元璋看向武勋们,问道。
一向会奉承皇帝意思的武勋们,这一次也没有站在皇帝这边。
因为他们也想要朱青倒台。
“……”
朱元璋正要开口,却看到台下官员席位最角落的一个地方,一个身着绿袍的官员站了起来。
…
陈怀义怀着无比忐忑与向死而生的信念站了起来。
“臣,御史台御史,陈怀义,有本奏!”
响亮的声音带着一些些的胆怯,听起来就跟卡了痰在喉咙里一样。
百官齐刷刷的回头。
一瞬间,殿中无数道目光落在陈怀义的身上。
大家眼里满是陌生和好奇。
陈怀义?
就是前段时间挨了一顿揍的那个官员?
汤和几人倒是瞥了陈怀义一眼,眼神里满是戏谑。
殿内经历了短暂的寂静,而后御史中丞涂节冷哼一声。
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没见大家在干大事吗?你有什么事不知道等下再说?
朱元璋也不咸不淡的道:“何事上奏?”
陈怀义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内心的忐忑。
他将之前挨揍的时候所积压的冤屈给调动起来,心里的恐惧也一下子淡了许多,朝着皇帝拜倒,声音洪亮的道:“臣,要为百姓传达民意!”
众人一惊。
传达民意?
哪里又有冤案错案了?
朱元璋也脸色一正,御史台闻风奏事,是可以向朝廷传达百姓诉求的,一般来说,所传达的都是一些冤案错案。
所以一直以来,朱元璋对于民间诉求一向十分严谨的对待。
朱元璋凝眉问道:“人在哪?”
陈怀义道:“人不在京师!但臣相信,只要陛下看到东西,便会明白。”
大家都好奇了起来,这陈怀义搞什么东西?搞得还神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