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坐起身子,抚摸着童子的额顶,“也怪我,本打算待你及冠后送你出宫,不愿你牵涉过多,平日里教导的也少,”,望着童子水渌渌的大眼睛,接着说道,“本来一个内宫皇女一个朝堂柱石,两不相干,楚河汉界,便是相互着恼,也不至沦为水火不容的境地,其实当中还有个由头······”
童子立时起了好奇,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太医。
帷裳外驾车的车夫也不禁支棱了耳朵,仔细听着。
太医轻轻刮了童子的袖鼻,忍不住笑道,“你呀——真是记吃不记打。”,倒没训责,捻着胡须,目光越发深远。
始兴三年,陛下下令休军养民,历军趁吾朝兵士疲累,出其不意发军陕州,短短一旬就连破三城,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因兵力衰弱,没人敢自荐领军,狄将军彼时尚卧病在床,闻听此讯后,浑身发着高热,身披战甲踏上含元殿,临危受命,率三万甲士赶往陕州,风餐露宿,昼夜不歇,仅半月便以倾轧之势将历军驱逐出野,再无胆来犯。
回朝后,陛下大加封赏,举国臣民无不欢庆,皆道狄将军乃是战神下凡,佑我大庆,此话传到长公主耳中,怎不生恨。
几日后,陛下为犒劳将士,于宫中举办慰军宴,众人心中畅快,吃酒吃得脑憨耳热,更有卧地者,舞拳者,呼和大骂敌军者,不计其数,陛下任其所为,未加降罪。
太医奉命去送醒酒药汤,途径御花园时,正巧撞见狄应迷迷糊糊走过来,问,
“敢问阁下,净事房何在?本官实在······实在憋不住了。”
太医不及说话,忽闻身后一声高斥,“大胆狄应,何敢辱我皇室!”,太医回头一看,竟是长公主殿下。
狄应醉得眼皮沉沉,倒还知礼,稽首拜了,说,“唔,下官拜见长公主——”,
熟料长公主脸色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愈加生冷,开口就砸下了一个巨大的罪名,“好个狗胆包天的奴才,莫非早有不臣之心?”。
狄应当下便慌了神,赤红的面庞顷刻变得煞白,十分酒醉此刻也清醒了,回道,“下官不知长公主何出此言,但下官对陛下对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哼,鹦鹉且生了一张利嘴,到底是个扁毛畜生!你这贱奴也休要拿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搪塞本公主,本公主耳聪目明,看得清清楚楚,不过一个乡野粗人——何敢践踏本公主的丝绢!”说着,纤指一探,太医顺势看去,原本光洁如镜的路面上竟不知何时铺陈了一方绢丝,绢丝一角尚踩在狄将军的足履下。
狄应仓皇退开,一时失了神智。
“莫道本公主冤枉了你,”长公主红唇勾起,露出一抹讽笑,“莹儿,将帕子拾起来给这贱奴好好瞧瞧,可是本公主的贴身之物。”
“是”,身后的宫婢上前,捡起绢帕捧在手中,折出一角递到狄应眼前,明晃晃的日光下,一个秀丽工巧的“珞”字跳出来,仿若一记铁锤重重地砸在狄应颅顶。
“本公主早就听闻我大庆王朝的常胜将军出身卑贱,目不识丁,可认得这个字?莹儿,告诉他。”
“回长公主的话,此字是长公主的闺名。”
“怎么,会耍几把大刀,斩过几颗头颅,便不知天高地厚,欲将皇室踩在脚底了?”,长公主挑起峨眉,好整以暇地看着平日里眼高于顶的狄应此时好似一只穷途末路的败家之犬,浑浑噩噩,摇摇欲坠,“来人——这贱奴藐视皇威,折辱了本公主,且不知悔改,拖下去廷杖五十!”
巡宫的侍卫“恰巧”经由御花园,肩扛讯囚杖,手提伏囚凳,戏子般粉墨登场。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