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也一样,周游列国,到处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尽管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可别人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传播出去才是主要的。
别人不接受并不代表所有人不接受。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以及与自己接触的人接受了,就证明可行。执政者不接受、某些思想者不接受,并不代表这个国家、天下所有人都不接受。
孔子思想上的前后反差,也是早期学生不出名的原因。
私学,就这么办起来了,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此时的孔子,是兼职办学。他的主职,还是在鲁国做官,一个普通的小官。
做官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有一份稳定地收入。只有有一个官职,你才是士级身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你没有身份就跟现代人没有钱一样,是得不到别人认可的。
办私学方面,他还是老办法,教聪明的学生,再让聪明的学生教落后的学生。教先来的学生,再让先来的学生教后来的学生。他的教学时间,是没有一定地。因为!办私学只是业余时间,主职还是做官。
不过!孔子现在所做的官职,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也不是为鲁国做事。主要还是靠在鲁昭公这边,是鲁昭公钦点的官员,为鲁昭公办事。
有鲁昭公给他当靠山,也就挂个官职的头衔,大多时间是无所事事的。季平子等人那边,是不会找他办重要的事情的。找孔子做事,孔子是不会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的,而是!秉公执法。
在这个权力争斗的社会里,你秉公执法你就得罪人。所以!季平子等人不但不找孔子做事,也懒得理他。要不是看在大神方基石的份上,他们是要陷害孔子的。看在大神的面子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不知道。
所以!孔子表面上正职是官吏,其实!相对来说是很自由的。所以!他是有时间来亲自教学的。
齐国商人为什么突然地搬回齐国,不在鲁国的都城曲阜居住了呢?
方基石等人后来才知道原因!
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撤侨”。齐国强大起来了,要发动战斗了。鲁国是个小国,已经被他们列入“消灭”或者是“殖民”的名单中。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楚国已经走下坡路了,不再是霸主国地位。而晋国,自从晋昭公死后,也不再是霸主国。唯独齐国,一直在走上坡路,日益强大起来。
商人的门路最广,得知齐国要攻打鲁国,赶紧撤资。结果!齐国没有攻打鲁国,而是去攻打另外两个小国。
公元前526年,齐景公经过积极准备,精心谋划,终于选中了徐国作为进攻目标,借以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力。齐国大军刚至蒲隧(今安徽泗县),还未进入徐国境内,徐国就遣使求和。距离徐国较近的郜、莒二国深怕徐国已服,齐兵会转而攻击自己,赶紧也派使者表示臣服。
方基石就这么捡了个便宜,用一百斤生铜买下了这处宅院。
齐国没有攻打鲁国,那个齐国商人后来反悔,还过来找茬子生事。可当发现是鲁国大神买下的宅院,也只得放弃了。另外!得知办学的人是孔子,他服帖孔子的为人,也就不好意思再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