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无担心。为祖父把了脉,一连拟了三张药方,叮嘱着父亲好生替祖父调养着。
“你祖母在那奈河桥边,已等了祖父十多年了。即便是祖父这就去了,也是跟着你们祖母团聚,好孩子,不要难过。”
“祖父说的哪里话,您身子硬朗着呢,只要好生调养着,期颐百岁,又有何难。”
又宽解了祖父几句,给父亲和母亲也把了脉,拟了方子,一并交给了父亲。直到送了祖父一行出门,陆如雪这才放声痛哭。
当年祖母身强体健,却为了儿孙,不得不服毒自缢。她远在应天北平,未得见祖母最后一面。
如今祖父的身子,已现油尽灯枯之象,最少三月,最多半年,便会驾鹤归西。甚至连母亲的身子,因多年疾病,也已多现败势。
可她偏就不能亲自照顾,尽孝于床前,比起穆玄阳的离开,她虽难过,却并不伤心。可如今,她却后悔了。
如果不是她,为嫌麻烦,而消极的选择了,处处忍步步让。至少现在,她可以守着祖父和母亲。
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她怎么觉得,这话用在自己身上,却成了一个错误。
可后悔也已晚了,她现在除了写写药方,为亲人做些药丸外,什么都做不了。陆如雪抬头指天,“若此生,老天让我带着悔意离世,来生,我必不忍不退。”
只是这样的话说来,又有何意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到头来不过仍是悔恨一生。
不过老天尚待陆如雪不薄,她这边指天立誓不过半月,皇上等十万人众,一行眼见就要赶到应天府,却突然传出皇上病重的消息。
陆如雪接到消息的时候,皇上一行已经进了北京皇城。皇上病势凶险,除太子监国外,皇后带着一众妃嫔,整日的守在皇上的寝宫之内。
病情反复,人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终是没有拖过一月而崩。皇太子穆玄阳,及诸皇子皇孙,及皇后诸嫔妃,在乾清宫内守棂七七四十九日。
新皇于大行皇帝驾崩七日后,由礼部奏请,诏海宇内外,奉大行皇帝遗诏,登基称帝。
乾清宫正门垂帘,穆玄阳到保和殿降舆,再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穆玄阳升宝座即皇帝位,因尚在丧期,只于午门上鸣钟鼓,不设乐而作。
穆玄阳登基后,先封了皇后徐氏为太后,育有子嗣的诸嫔妃为太妃,其余者,为大行皇帝冥福殉葬。
封其长子,皇长孙穆瞻域,为皇太子。其母侧妃陆氏,当初助大行皇帝驻守北平,后又甘心屈尊降贵,自请替太子守陵多年。
其心孝感天地,足以为天下女人之表率,立陆氏为后。于皇上登基之日,抬凤辇去中京孝陵,接皇后入北京皇宫,为大行皇帝守棂。
太后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也只是叹了口气,她的侄女,终是与皇后的宝座无缘。
陆如雪这里刚换了孝衣,就等来了皇上的圣旨。脸上未见一丝欣喜,只是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她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