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提婆达多的信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神通又丢失了个干净。于是他的苦行修养更加精严,我慢心愈发炽盛,更加企求统摄僧众的权力。他的弟子瞿迦梨、迦留卢提舍等人时常毁谤舍利弗、目犍连等佛陀弟子,他本人则开始煽动阿阇世王子发动政变,弑杀父王,篡夺王位,实现他设想中的“新王——阿阇世,新佛——提婆达多”的目的。

    阿阇世王子终于听从了提婆达多的唆使,将频毗娑罗王幽闭于七重室内,从而提前登上了王位。提婆达多便以阿阇世王为政治靠山,逼迫佛陀将僧团的领导权交给他。

    然而佛陀再一次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提婆达多感到非常羞辱,他怀恨在心,竟然决定使计加害佛陀。

    他向阿阇世王借来八名武士,企图刺杀佛陀,但是没有成功,刺客们反而被佛陀感化,皈依佛门了。

    就在提婆达多派人行刺后不久,有一天清晨,佛陀走到院外,看到很多弟子手拿木棒禅杖,声音嘈杂。佛陀问他们在做甚么,众人回答道:“我们听说提婆达多要加害佛陀,为防万一,所以才集结在此。”

    佛陀微笑着告诉他们:“佛陀的生命,不是用人力可以防护的,这是异教徒的作风。你们用棍棒刀杖对棍棒刀杖,这不是究竟的办法。放心,佛陀早就准备好了,佛陀的应身也还没有到要离开世间的时候。即使将来要入涅槃,佛陀的法身,仍然会永远留在这个世间。你们去修道吧,守护住自己的心才是最要紧的!”

    听到佛陀的开示后,比丘们惭愧地散去了。

    但是也有很多人对佛陀的忍让不以为然。

    一日佛陀外出化缘,远远的看见提婆达多来了,佛陀便拐入另外一条道路,避免与其相见。弟子们见师父这么做,纷纷出言相询。

    有的说:“佛陀为什么要避开提婆达多呢?难道佛陀怕他吗?”

    还有的居然问:“是不是因为提婆达多是大贤能者,佛陀为了尊敬他才避开来,给他让道的呢?”

    佛陀的回答是:“我既不是怕他,也不是尊敬他。只是不想与他相逢。他现在满怀嗔念,你去招惹他,只会令他的恶念更加炽盛,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所以,不要触犯他,不要同他辩论,一切麻烦就会减少。”

    佛陀虽然不记恨提婆达多,但是提婆达多却不打算放过佛陀。他将一头大象用酒灌醉,引到佛陀的必经之路上,在佛陀经过时将醉象放出,企图以此谋害如来。

    他想,醉象是畜生,不通人情,绝不会再像刺客那样被佛陀感化,这一次,佛陀一定会亡身于醉象的蹄下。

    那一天,佛陀身边的弟子们见醉象冲来,有的弃师而逃,有的挺身而出,不料那头醉象跑到佛陀面前时,突然跪倒……

    这惊险又离奇的一幕令提婆达多大失民心,受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

    提婆达多屡屡加害佛陀,都没有成功。而佛陀却于此时救渡了被阿阇世王关在地牢中的频毗娑罗王及他的母后韦提希,终使阿阇世王明白,自己残害父亲,逼迫母亲是极大的罪恶。他开始受到良心的谴责,心生悔悟。

    但是此刻为时已晚,阿阇世王的全身长满恶疮,臭秽难当。文武百官纷纷延请婆罗门仙人来宫中为王治病消灾,但是无一见效。他心如死灰,自知业报现前,地狱的果报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了。

    这时,他的异母兄长——神医耆域前来探视,询问他的病况。阿阇世王悲伤地说道:“我的病很严重,因为这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业力引起的病。我想这世上的任何良药都无法治好我的病苦了。我日夜悔恨,懊恼过去的罪孽,以至无法入眠。你虽是天下名医,恐怕也救不了我。”

    耆域答道:“我的确无法医治大王的病,当今世上能解除大王病苦的,只有佛陀一人。”

    听了这话,阿阇世王更加惭愧,他苦笑道:“佛陀?佛陀会救我吗?我曾经听信提婆达多的怂恿,派人去刺杀他,那头醉酒的狂象也是他从我这里借去的……”

    “大王!”耆域打断他的话道,“佛陀的慈爱无量无边,惠施一切众生。不分贫富贵贱,同等救度。他准许尊贵的跋提迦王子等人出家,也准许出身下贱的优波离出家;他接受富贵的须达多长者的供养,也接受贫女的布施;他感化大迦叶等人加入僧团,也方便劝导贪欲的难陀披剃;他为自己的弟子说法,也为外道尼干子说法。大王,诸佛世尊,大悲普覆,怨亲平等,佛陀更是视一切众生如佛子罗睺罗,还请大王不要疑虑!

    “说到医术,佛陀才是无上医王。大王的苦恼既然是从心而生,那就要先从根本上把心病医好,然后才能治身体上的病。”

    听完耆域这番话,阿阇世王即刻放宽心胸,请他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前去拜访佛陀,哀求忏悔。

    耆域回答说:“大王!佛法中没有哪一天不是良辰吉日,重病的人必须立即寻求良医治病,哪里还能再拖延等待呢?大王既然要向佛陀忏悔灭罪,那么今天就起程吧。”

    耆域引阿阇世王来到佛陀面前,阿阇世王真心向佛陀忏悔,佛陀身放光明,犹如月光,照在王的身上,恶疮马上痊愈,顿感轻安无比。

    紧接着,佛陀又为阿阇世王传授了三皈五戒,并宣说治国之道,勉励国王以正法治民,多行仁政,必得民众尊敬。阿阇世王听闻妙法,对新的生命充满希望与信心,不禁感激泣泪,跪在佛前作礼,又以种种宝幢、幡盖、香花、璎珞等物供养佛陀,发愿保护佛教,保护僧团。

    据说,阿阇世王离开的时候,佛陀曾略有遗憾地对弟子说:“此人若不是犯了弑父之罪,今日就证初果了……”

    阿阇世王从此依教奉行,成为佛教僧团的大护法,提婆达多的计划再一次失败了。

    提婆达多随佛出家十二年都没有证得圣果,他不是阿罗汉,却残忍地加害了一位阿罗汉。

    那是竹林精舍的莲花色比丘尼,是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修行者。有一回,提婆达多来到竹林精舍大闹,莲花色比丘尼出面呵责了他几句,提婆达多一气之下,竟然一拳将莲花色比丘尼打死,犯下了杀阿罗汉的重罪!

    不久,他又开始在僧团内部制造分裂,他主张僧团内应实行更加严苛的戒律,并且标新立异地提出了五条戒律:

    第一,比丘必须住在森林里。进村落者有罪;

    第二,比丘只能托钵乞食,日中一食。受人请食者有罪;

    第三,比丘只能穿着垃圾堆里找到的破布做成的袈裟,即“粪扫衣”。着居士衣者有罪;

    第四,比丘必须住在树下。住房屋者有罪;

    第五,比丘不可以食用酥、盐、鱼、肉。食鱼肉者有罪。

    事实上,这五条在佛陀的僧团中也是鼓励的,但不强迫,也不放在戒律之中。佛陀是宽容的,他实行的是“中道”的戒律。

    然而苦行在印度毕竟是有传统的,提婆达多的这一号召,很快召来了众多的追随者,大约有五百名比丘支持他提出的五条戒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