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给三叔带回来的东西看着多,其实没什么稀罕物。
西北特有的砖茶,几块钱就好几大包,还有家里冬天餐桌上的主菜----大白菜,因为三叔很喜欢吃,所以荆喜的爸爸妈妈也给装了许多,最贵的就属放在大旅行包最低的两包葡萄干,大概有两公斤左右,在小叔翻的快要发飙的时候被倒腾了出来,小叔一把就抱在怀里,谁说也不拿出来了。
等到大人们忙活完,才看到站在门口的小不点。
荆喜穿着藏蓝色的背带棉裤,红色的小棉袄,看起来圆滚滚的,白皙的皮肤,圆脸,正眨巴着大大的眼睛,迷迷瞪瞪的看着他们。
奶奶自己生了五个孩子,老大给她生了两个大孙子,一个大孙女,对于荆喜这个没见过面的孙女,也没有什么欣喜之意,还觉得多了这么个小娃娃,也不知道这二儿子给不给寄钱。
小姑荆琴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因为奶奶家原先是小镇地主家的独生女,爷爷姓李,不是小镇的人,家在小镇十里外的乡下---李家凹,他有一手的好医术,还有一身的好武艺,加上人长的俊朗,一米八的大个,高鼻梁,深邃的双目,在江南遍地都是小矮个,瘦瘦弱弱的人群中,那可以说的上是鹤立鸡群。
爷爷家里也是兄弟五个,祖祖辈辈都是和泥土打交道的,穷的都快揭不开锅,自然是娶媳妇难,长子都娶不起媳妇,更何况是夹在中间的老三。
爷爷经常到小镇行医,一来二去的,被奶奶的父亲相中,就做了荆家的上门女婿,生的孩子也都随了奶奶的姓。
后来,奶奶家道中落,爷爷福也没有享受上,奶奶自然是愧疚的,又接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育,对爷爷尽心尽力的服侍。
爷爷对奶奶如何,荆喜到没怎么听说过。
奶奶一共生育了生育了四仔一女,老大荆己孝,老二荆己文,就是荆喜的爸爸。老三荆己悌,老五荆己祥四个小子,老四就是小姑荆琴。
大姑荆玲是生完三叔之后,奶奶觉得家里光头太多了,想要个闺女,就从乡下抱养了大姑。
家里孩子多,肚子自然很少时候能吃饱。
在荆喜的爸爸荆己文十六岁那年,正赶上支援边疆建设的大浪潮,荆己文踏上了踏上了开往大西北<的列车。
荆己文到了大西北之后,遇到了荆喜的妈妈,就在西北扎下了根。
只是在荆喜的妹妹出生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回来探过一次亲,呆了两个月就走了。
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对于生了两个丫头片子的妈妈就没有什么好感,对于荆喜更是喜欢不起来。
前世,荆喜没感觉出奶奶的冷淡,可是现在,她很清楚的察觉到奶奶冷漠的态度,对荆喜,连一句哄孩子的话都没有,就转身到三叔的屋里收拾去了。
小叔荆己祥还如荆喜记忆中一样,屁颠屁颠的围了过来,摸摸她的头,捏捏她的小脸,逗着荆喜说话。
荆喜原本就是有些闷的性子,如今心情不好,也没了耐性,对小叔的话一句未应。
小叔是真小孩,感觉不到荆喜的不耐烦,反而拉着荆喜的手往灶台走去。
荆喜看到他拿了一个搪瓷杯,放在台子上,又拿起暖瓶,准备往杯子里倒水的时候,荆喜立刻大惊失色。
在她孩提时不多的记忆里,最铭心刻骨的就是这一次。
荆喜清清楚楚的记得,就是这次,小叔给她倒水喝,却失手把半暖瓶的开水倒在了荆喜的身上。
荆喜的右胳膊整个被烫的起了密密麻麻的水泡,可是因为没有人当回事,也没送荆喜去医院,甚至连药膏都没有擦,就换了湿衣服,就打发荆喜睡觉了。
荆喜遗传了妈妈白皙的皮肤,同样也遗传了妈妈皮肤容易过敏的毛病,烫伤没有得到治疗,又加上当时是南方的冬天,湿冷的天气让本就水土不服的荆喜得了冻疮,伤上加伤,她的皮肤溃烂的更加严重了。
从她的手上蔓延到全身,甚至半个脑袋也都长了脓疮,痛苦整整折磨了荆喜五年。
奶奶也只是用土方子,从东家要些花草,剁碎了糊在荆喜的疮上。然后拿盐水给她洗洗,算是消毒,洗的时候,要三叔和小叔,小姑一起按住荆喜才行,荆喜一辈子都记得那种痛,四五岁的孩子哭的撕心裂肺。
到最后,实在没法子了,奶奶才送荆喜去了小镇上的医院,医生说都已经从耳朵感染到脑子里,要动手术,需要很多钱,奶奶就没治,只是上医生开了几只青霉素。
如果不是在荆喜十岁那年,遇到了山里的老中医,给荆喜开了两付药,彻底治好了荆喜,恐怕这世上早就就没有荆喜这个人了。